Friday, March 14, 2014

给婆婆的信- A letter to grandmother

13-3-2014

親愛的婆婆,

雖然你已離開我們20多年,但你的聲音,你的慈悲和愛心,你的真誠和直率,一直沒離開過我們。一直影響著我們後人。

我曾經不明白你為什麼會因為小事,家務我不會做而發脾氣。

經過不斷學習成長,理解,我對你的身世有了更大的同情,我明白你在封建制度的舊中國受了很多苦,在那種重男輕女的黑​​暗日子裡,你從小就被賣去做丫鬟,沒有家庭溫暖,只有被欺凌,被誣辱;之後婚姻失敗更是雪上加霜。當我明白這些,我對你更多一份思念和愛,和你得靈魂更接近。

我們過得很好,你放心。

你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偉大的婆婆!

冬冬上

婆婆的回信 (自己以对方的身份去写)

親愛的冬冬,

是的,我們從來沒有分開過。我為你們三個的快樂家庭感到欣慰,為你們的成就感到驕傲。

冬冬,從小到大,你都是一個好姐姐。妹妹出世後,你媽媽爸爸長期不在身邊,你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都要出去到有水喉的地方洗尿布;晚上我們經常在晦暗的燈下,我講,你寫信。收到他們的信是你最高興的時候。你会读给我听。在我心中,你一直是一個懂事的乖乖孫女。我的脾氣不好,讓你受了委屈。婆婆跟你說對不起,請原諒我,I deeply love you! 


在我離開你們的前一晚,你來醫院看望我,我告訴你我對你的最大期望:“你要嫁個好老公,千萬不要嫁錯人”。我知道你有一個很愛你的先生,幸福的家庭。但有時也有不愉快的時候。你是善解人意的,你明白愛是雙方的互動。你一定會好好珍惜先生對你的愛,也會學習如何去愛他和孩子,勇於表達自己,大家會明白多些對方的,這樣,大家都愛的自由,舒服,活出自在的人生。

婆婆上

Wednesday, March 12, 2014

夢境分析 - 夢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13-3-2014


今天早上,起床前發了一個夢很有意思:

我在氣喘的跑呀跑呀,石板路,很斜,怎麼也快不了.

因為趕著去上中文科, ,老師要總結和分析剛剛考完的題目.

上課中間時段小休走了出去買東西. 可能是很重要的東西吧.

在混亂繁忙的街上,我的腦海裡聽到另一個班的男老師在嘮叨,"你們為什麼考得這樣差"。我想 ,我班也常發牢騷的女老師(夢裡也是用了类似的經歷)也會提出同樣的抱怨吧.

整個夢的印像是被人投訴的感覺.但心裡並不反感,有些無奈和內疚的感覺.

昨天傍晚的經歷直覺地令我聯想到夢要我發省下了:

在一個鐘頭內我要做五件事: (my multi-task mindset, high efficiency. Too greedy again), 照相,要吃飯,買打印油墨,還答應帶飯回家給家人,然後趕著去上課.但偏偏像館老闆有去了吃飯,要等他,很多人又進出,照不了像呀,哪有情緒照?但結果還不錯. (感恩老闆在很短的時間裡給我照了些可愛的相片.

最後當然要邊吃邊趕路.也沒有履行自己對家人的承諾.家人不高興, 有抱怨, 自己也有內疚.身體也不舒服.

時間好像總是不夠用的,但又承諾太多.

梦在告诉我:




Too greedy, too messy

Okay, 一步步來,打好身體的基礎,有太多有趣的,有意義的事在等你去做.

潛意識要我慢下來,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有能力照顧別人.


感恩夢又再次提醒我要好好按排時間,將身體和家人放在重要的位子.

Monday, March 10, 2014

Past Life Hypnosis Practice




I used to feel huanted when people talked about past life or even after life in class as I simply didn't believe it or probably I still had shadow in death.

Until very recently in my hypnotherapist trainer course, Dr Chan led us go through a past life therapy to feel our lives before this life, to experience death moment and find some revelation or insight from the process.

Well, just like a dream, a peaceful, country life dream, unbelievably. I found the life in this past life was just a life I dream about - a very green, peaceful, simpl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organic life. 

After the process, I felt relaxed and energy level boosted. No any fear of death... Just wonderful.

Now what it made me change the thoughts about past life therapy is - 

Past-life therapy is a dream process ( 梦境治疗)or self-discovery, self-healing via hypnosis in which , the person finds rooted causes, or clues to their issues and then transformed.

http://www.brianweiss.com/

It is a psychotherapy that can be tried to solve long-lasting, difficult issues when the person is ready to experience. 

I practice past life usually via this link - the founder of Past Life Regression:


Just feeling relaxed and cool.

10-3-2014

Sunday, March 9, 2014

孩子最渴望的是…… What do our children thirst for?



快樂親子工作坊有感 (Dreams Possible) 8-3-2014

https://www.facebook.com/339.hk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正在寫這篇感受的時候又傳來鄰居上幼稚園的孩子做功課時的持續哭喊聲,令人心酸!

在這個拼命要贏在起跑線上的社會,在這個考試成績仍是決定孩子的升學命運(從有幼稚園到大學) 的社會風氣下,家長、孩子都好像被逼關在壓力鍋裡。


怎樣才能走出困境?

不少孩子的快樂無憂,本應充滿幻想創意的童年早已被剝奪;
不少幼年、青少年已開始受情緒困擾;
不少家長也是情緒的奴隸;
家長、孩子經常要面對沖突;

是否抱怨、指責、擔憂,或不斷給孩子填滿活動,補習就可以解決問題?
是否“必須”去適應這​​個“殘酷”的現實才能生存?

還是真的有選擇?

在這種令人所謂“壓抑”的社會狀況下,華山帶來的快樂親子工作坊和司儀Connie的親身經驗分享,令人看到希望,曙光;看到新的選擇

從一個充滿互動,情感,笑聲和掌聲的工作坊中,我深深為家長孩子那種渴望衝出困境的迫切心情所打動;更為華山那種熱血,真情和愛心,豐富的臨床心理治療經驗所感染。

DP快樂親子工作坊一開始,華山導演了一個由第一次來參加DP工作坊的嘉賓扮演的活生生的家庭psychodrama, 劇中父母不和,互相指責,將孩子挾在中間,令孩子無所適從,感到難受,也無法收到父母的愛。小小的心靈受到創傷。短短的真人s​​how,清晰地讓我們看到:父母在抱怨,指責、擔憂,壓抑的環境中長大,之後一直未能得到心靈上的修正- 也就是說,對上一輩不抱有理解、接納、包容的態度,對自己不愉快的童年不能放下,就很難活出自己,不能真正成長。傳統的家庭,父母自己仍活在上一輩或別人的影子下,期望中。人生價值由別人決定。每天的情緒起落都由外在因素決定。他們的孩子也很有成為“父母翻版”的可能性。

所以,埋怨社會,指責教育制度或網上世界對孩子的改變不會有幫助。要孩子改變,首先家長的心態要改變。衝破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 -

從愛自己開始,接受自己的過去,就是真正懂得愛自己,愛自己的父母。從而對伴侶,孩子產生信任、帶給家庭,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支持。相反,將自己的生命寄託在某一個關係,愛就會變有條件,甚至操控。對方也反感。

Connie上了DP課程後和兒子的關係變更的如魚得水,她的分享,得到場的掌聲,令人鼓舞。當愛和信任真正建立,孩子完全可以主動學習,發揮出潛能,大家都活出積極的人生,幸福開心每一天。

真是好一個“父母成熟了,孩子就成才。”

Connie 的分享也讓我深感當今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自我空間。也許,父母真要反省下是否可以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輕鬆、充滿愛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深感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不是容器, 而是可以點燃的火把;父母的作用是要去鼓勵孩子,點燃他們生命之火,令他們感到生命的價值,學習探索和追求理想。


我記起華山經常講的一句話:每個人對自己所有“成果”負責,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要讓孩子學習對自己負責,家長要對自己的行為和結果負100%負責。

這個工作坊給我的另一個重要啟示是–父母之間的真誠接受對方,真心相愛,尊重和包容,一​​起成長,就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以身作則,這也是對我的鞭策,一生的學習。

對家長的我,從一個直升機家長到孩子的好朋友,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漫長路,。

可以再早點開始就更好了,越早,大家輕鬆,孩子的童年陰影也少些。

從華山成功處理無數個案和功力,我深感作為心理治療工作者,懂得聆聽,放下自我,擁有無限的愛心,全心以人為本的精神是何等的重要。


9-3-2014

Reference:


新聞透視 - 不快樂童年

快樂親子工作坊
沒有不會學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成功的父母﹐不是天生的﹐而是透過持續學習而培育出來的。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作坊﹐讓參加者掌握到有效教養孩子的秘訣。
  如何有效地贏取孩子衷心的尊重和關愛﹖
  如何激勵孩子﹐讓孩子重拾自信和動力﹖
  如何嘉許孩子﹐卻不會變成放縱和驕傲﹖
  如何讓孩子自動擺脫不能自拔的上網癮﹖
  如何讓孩子主動向父母講心事﹑講真話﹖
  如何讓孩子懂得選擇好朋友﹑創造雙贏﹖
  如何讓孩子善用情緒﹐與誰都和諧相處﹖
焦點是親子關係,華山會即場轉化參加者的困局和張力。如果你身邊有任何朋友,正在面對婚姻、夫妻以及親子的挑戰,
為著鼓勵父與母一起參加﹐但凡父母一起參加,只須半價。參加者必須年滿12歲。

日期﹕201438日星期六晚8:00-10:30pm

Friday, March 7, 2014

My ideal family - 我理想的家  


  


6-3-2014

Family Therapy workshop - 生命敏感度訓練 (6-3-2014)

今天的家庭圖分解和個人成長故事的分享看到每個人都是一個歷史故事,從自己、別人身上看到幸福就在身邊;更帶我回朔由出生到今天的個人變化,家庭變遷,國家的變革,尋找 -


Who are you?

Why and how have you become present you?

Understand behavior, habits, emotion and belief is influenced by families, society (collective subconscious system)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Really want to thanks Add's sharing and our group-mates' sharing.

(熙庭看到我的潛意識中,帶大我們的祖母從沒有離開我的心。很感恩她的洞察力)

感恩熙庭給我們的回應和同組伙伴的分享,從中看到做父母的責任,看到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和戴著操控愛和有條件的愛的分別 ,產生的結果。

All of my life experiences tell me that life is a journey - every day is a new day; every day is full of beauty, hope, thanksgiving; Happiness is nowhere except that we accept who we are; except we are grateful for everything we have experienced and share with others, helping others while healing self, go beyond self.

What I learnt most from the sharing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Parents are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teachers, coaches, leaders to children. Their behavior and belief and emotion will play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ldren character development.
Children’s character is a combination of their inborn character, experiences with their parents, siblings and important people around.
2
Trying to understand ou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better is a channel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and a way to build trust, love, good relationship with people not just family but anyone.
3
From my own growing up experiences, I found parents’ love, trust and support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just giving us physical security and satisfaction.

Parents who give children a free hand on one side and give love, support and trust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best parents in the world.  Children really don’t need over-protection but heart-to-heart communication and companion. Be their friends rather than a ruler, this will make family life will be much easier and happier.
4
If physical security is a serious issue and parents’ growing up experiences are not pleasant or full of trauma, if they don’t know how to deal with their own issues/inner self, then their children will also become their victims as  parents’ hatred and emotion usually directly cast to children, causing childhood trauma and shadows. A unhappy childhood leads to  unhappy personality and takes time to heal.
The purpose of family therapy is to understand, accept others and ourselves, forgiving both, finding a meaning of life and move forward.








感謝大家對我的回應,提醒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I just can't take it for granted.

 更感恩父母為了我們的前途而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業,來到香港,從零做起。給我們自由空間和資源去發展,但從沒有給壓力我們。一個有充分表達自己,又可以得到安全,互相支持和無條件愛的原生家庭。

這是我需要去繼承的家﹔提供給自己、家人和孩子的家,也是我理想的家。

Reference:

傳心行動、全城感動:歡迎 DP 義工參加
   
傳心行動是台灣資深心靈導師劉仁州與香港的周華山博士一起設計的培訓班,目標是讓香港更多慈善團體的員工和核心義工得到有力支持,尤其是關於原生家庭、父母關係、情緒轉化、人際關係,從而懂得有效轉化負面情緒,以及處理人際矛盾和糾紛。
傳心行動一共三節,一星期一節,每節三個小時。第一、二節的主題分別是:原生家庭(敏感度訓練)、重建與父母的關係(深度醫治),最後一節是3A(快速情緒轉化方法)和我語句(化解人際衝突的有效方法)

傳心行動由華山和劉仁州負責培訓,至今培訓了14位導師,大部份是DP教練和組長。如果你想深入處理自己原生家庭的課題,從而得到深刻而徹底的轉化,同時體驗台灣劉老師的功力,鼓勵你參加這個純粹為DP義工而設的訓練。每課我們都會有好幾位導師一起負責,確保給與每位參加者最個人化的支持。你會體驗劉老師獨一無二的課程設計和功力,深刻看到原生家庭對自己深遠的影響,並且即時得到化解和轉化。

Wednesday, March 5, 2014

Huck 隱喻故事工作坊的啟示和感受


5-3-3014



最近參加了DR HUCK 的隱喻故事工作坊 (22/23-2-2014),開放了我在心理治療,心靈修煉方面的空間,看到更多富有創意的方法去助人助己,也發現自己有很大的潛能去創作隱喻故事做治療。


自己對催眠大師Milton Erickson 富有豐富想像力的創意故事催眠很著迷。這次也是極好的機會了解,體驗如何用utilization在隱喻故事做情緒轉化。

DR Huck 是台灣著名的心理輔導培訓師,專長是用隱喻、故事、解夢、催眠啟發式做生命轉化。在台港澳舉行了上千場的工作坊。他的“做罐頭還是做自己”及“讓愛成為一種能力”兩本書,暢銷港澳台。

第一眼見到Dr Huck Huang, wow, so approachable and so amiable. 非常親切,T-shirt, broken jeans and sport shoes. 見到如此輕鬆、自在的導師,還有些孩子氣,害羞的樣子。感覺和大家很接近。他一開始就用一個戰戰兢兢的小猴子的默劇表現自己當時的心情。做了十七年的導師,仍要面對緊張的情緒。而且與第一次見面的同學分享,深深為老師忠實自己,謙卑,信任我們,活在當下的精神感動。

他說,正是這份緊張的心,幫助我們認真對待,積極工作。接受自己的緊張,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克服。當兩個自己整合起來,心就靜下來了。智慧就昇華了。當我們接受自己的脆弱面,力量就來了。轉化就有了動力和資源。

好一個活生生的隱喻開始了兩天的體驗營:

是的,隱喻和故事最特別的地方是它用一種自然、間接的方法,讓人走進自己的潛意識時間,發現和解決自己的問題,改變自己的內在隱喻,就是改變內在地圖,當地圖改變了,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

為什麼隱喻和故事可以不知不覺地啟發人的潛意識,主動解決問題呢?原來隱喻背後充滿人生智慧和治療的理念,通過隱喻來傳遞。英文METAPHOR 源於希臘文METAPHORA, 本身就是傳遞的意思。我很感受到Huck 對隱喻和隱喻故事的認知:

隱喻有個特性:有時候模糊有真實,好像模模糊糊,但又那麼貼近、深入。生活裡的困境之所以無法突破,常常因為左腦認知思考無法破題了。當聽隱喻故事時,隱喻常常會悄悄地,巧妙地溜進潛意識,在隱喻的脈絡中,對於自己當下的問題可能有了新的接觸點或新的視野,也可能在潛意識的層面連接上自己的內在資源,因而能刺激新的思考方向,在潛意識層面產生新的想法、新的出路及新的動力。

在工作​​坊中,Huck 引導同學從只看到自己由一頭牛(一年到尾辛苦得樣子的自己),到看到自己也是一個溫暖的太陽,有能量的自己,親和力的自己。自信心由此大增!人也變得更漂亮。在場的同學也自然區看自己的不同潛能,自信心同樣提高了。

是的,Huck的隱喻故事,有的讓人有AHA(我明白了!)的驚喜。有的讓人會心大笑,一些穿透性高的隱喻故事會不知不覺的流進人的心理頭,淚水就忍不住地湧出。
在清洗內在寶石的環節,我體內的反應很大,不停想咳嗽。最後要出去大咳一番才能平靜下來。身體的反應也讓我看到隱喻故事的震撼性。

現在我每天多做這個練習,是一個愛自己,增強內在價值的自我催眠-guided meditation.
和很多人一樣,我直覺是面對困難時,心容易平靜了,有down to earth 的感覺,和心接近了,好像多了一位最了解自己的朋友和導師,她 — 就是自己。

隱喻故事是文學,而文學是生活化的,可以用在日常的溝通中,比喻心情可以用隱喻,如“小馬在黑黑的夜裡,秋風颼颼,又冷有孤單”,這個比喻比直接說出來更接近內在狀態.
Huck 老師教我們量身訂做创作隱喻故事,或者挑選適合個案的精典的故事,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讓需幫助的人在聽故事過程中被了解,被陪伴,被理解,從而加上empowering and reframing 的元素,個案從中的得到能量或新的領悟,或者可以從困境中找到出路。

Huck 的課程令我找回童年的那個愛講故事的小女孩的潛質。發現自己本來就有這個能力。在此,我要謝謝Dr Huck。他鼓勵我我在他的基礎上作自己的創作。

《小冬冬聽到土拔鼠的心跳聲》和《清洗內在寶石,擁抱內在自己》是在老師的原作上的創作。

《小冬冬聽到土拔鼠的心跳聲》表達對好朋友在低潮時的身同感受和關心。

通過反复練習《清洗內在寶石,擁抱內在自己》的MEDITATION,找到內心平靜,增強自我價值,提高愛惜自己,自我反省的意識。

原來,人們不知不覺地應用隱喻,無處不在:說活的語氣、衣服,配搭、身體語言,背部壓低,不望人,眼光有神、無神,說的是其它事,但其實在說自己。這些都是在情感的表達,隻要留意下,我們對自己和別人可以有更好的溝通。

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

A        認出隱喻(聆聽/留意觀察別人間接的信息)
B        做出回應(發問)
C        引出隱喻(發問)
D        提取隱喻
E        隱喻的澄清(stay with it, contact with it fully, pace it fully ,fully feeling with the case character, to understand their subconscious mind direction
A.  帮助主人找到自己的强项,strength

感恩自己進入Dr Huck Huang 的隱喻故事的世界,學習如何用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故事法去了解自己,連接潛意識,開發潛意識,感恩老師教我們解夢( a deep metaphor),解body languages​​ ( metaphors as well ) , 教我們走出框框,突破自己。


上了DR HUCK 的課,對生命,對生活多了一份敏感度。每天生命中都有新的故事,等我們去回味,學習,應用。

Ref.:
http://mypaper.pchome.com.tw/huck103
http://mypaper.pchome.com.tw/huck103/post/1326683035